首页 >  常识 > 

不愿提起的历史:1965年,印度尼西亚屠杀50万华人

2024-07-20 08:32:48

二战结束后,中国一直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国际态度来对待国际上的各种事物,作为最为主张世界和平发展,并且一直在维护和共建国际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很少在对国际上地冲突做出明显表态。

但是在2002年,东帝汶独立建国的时候,中国成为了最先与东帝汶建交的国家,这无疑是一种鲜明的政治态度。那么东帝汶到底是对中国有什么帮助,以至于中国如此支持东帝汶的独立呢?这里面就有一段令所有华人都不愿提起的过往。

在二战结束后,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而中国对东帝汶的态度就非常受这件事的影响。除此之外,中国对东帝汶的独立也是一种国家在世界上战略格局的规划。

一. 东帝汶独立过往

东帝汶,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14919平方公里的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开发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从二战以后,国家一直处于被入侵的状态中,东帝汶人民为了独立也是不断地抗争,直到2002年才通过联合国等外界势力地帮助下实现国家独立。

东帝汶在二战结束后,先后由澳大利亚和葡萄牙所统治,在1974年葡萄牙民主化和非殖民化后,东帝汶展开公投。

但是国内的政见不尽相同,出现了三种政党,分别是由倾向于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倾向于与葡萄牙保持关系的民主联盟、还有倾向于同印度尼西亚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

其中前两者不用说大家都会明白政见由来,至于帝汶人民民主协会则要详细说一下,东帝汶存在于帝汶岛上,帝汶岛在葡萄牙和荷兰入侵后形成了东西两个势力,西帝汶后来成为今日的印度尼西亚。

所以,印度尼西亚非常希望能得到东帝汶,这样就可以在帝汶岛拥有全部的掌控权,这就解释了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支持势力。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当政见不同意的时候,三方政党就爆发了内战。

在1975年倾向于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单方面地宣布了东帝汶独立,这一举动引起了印度尼西亚的强烈不满,在1975年的12月,印度尼西亚指使部队进入了东帝汶,在次年就宣布东帝汶成为印度尼西亚的第27个省。

这一举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满,联合国通过决议后,要求印度尼西亚撤军,归还东帝汶的领土以及人民自决的权力。其后就是葡萄牙和印度尼西亚政府在联合国的安排下进行长达十五年的多次谈判。

在经历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度尼西亚原总统苏哈托下台,由哈比比代替,哈比比宣布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东帝汶的去留。

苏哈托

但是,在公决结果表示独立后,亲印尼派和独立派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致使20多万的难民离开东帝汶去往了印度尼西亚,这让全国人口少之又少的东帝汶雪上加霜。

直到外国势力介入,才让东帝汶逐渐安定下来,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东帝汶逐渐度过了过渡期,成为了二十一世界第一个新诞生的国家。

从东帝汶这段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哪怕在之前东帝汶经历了多次他国殖民统治,但是在葡萄牙放手后,最大的阻力反而是同在帝汶岛的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一度地想要吞并东帝汶,但是被国际多方势力阻挠,那么中国对于东帝汶独立的承认,无疑是在外交上与印度尼西亚交恶,那么在一个国土资源以及国家实力都不太强大的国家上,中国为何要付出如此的代价呢?

二. 不愿提起的历史,印度尼西亚的华人惨案

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在二战结束后,在政府上有过一次大的冲突,而这次冲突,造成了二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人祸,致使50万华人死于屠杀。

在1965年,时任总统苏加诺已经年龄较大,而且身体处于极度不健康的状态,在1965年9月30日时,有6名陆军将领被杀。

关于此次事件,有很多猜测,有人说是当时总统苏加诺为了保住自己派系的权力,在之前对于军队权力入侵中没有成功,所以先下手为强,也有人说是印尼共产党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事情过去半个世纪,依然不得而知其中真相,但是该事件造成的影响是让全球华人都不愿提起的。

在苏加诺因为此事被迫下台后,苏哈托继任。苏哈托,是之前的陆军战略后备司令,在此次事件中,他所控制的军方势力发动了政变,解散了内阁。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苏哈托都是最大的获益者。

随后苏哈托把所有的责任都推拖到印度尼西亚的共产党身上,并且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展开了镇压,不仅如此,对不是共产党人的共产党支持者也后无人性的展开屠杀。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大量的华人,不管是不是共产党人,都会遭到清洗。

“清洗”是一个特殊且带有带有颜色的词。当一个房间遭到清洗时,那这个房间就会变得一尘不染,但是当一个国家遭到清洗时,就会只留下一种声音,但是这种代价是需要流血的。

五十万的华人,遭到了印度尼西亚当局的屠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表达出的沉重,也不是任何修辞可以说出的血腥。但是这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二战之后的印度尼西亚。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印度尼西亚是可悲的,是一个夹杂在大国中间,被迫参与政治博弈的棋子,无论是苏加诺还是苏哈托,以及中间牵扯的共产党还是亲美党派,都只是美苏中三国在国际战略中的一步棋子。

美国希望能够继续维持在印度尼西亚的地位,以此来打击当时由中国建立后不断兴起的共产党浪潮。而这次事件最大的武装势力印度尼西亚的陆军背后站的正是美国。所以对共产党人的屠杀,不仅仅是印度尼西亚政府的单方面举措。

三. 中国的应对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更加清楚,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在国际事务方面,只有真正地强大起来,才能让他国忌惮中国,这样才能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悲剧。

印度尼西亚,从二战期间就有反华的种族主义,种族主义是一种极端的、可悲的固有观念,而印度尼西亚当局多次通过种族主义来转移民族矛盾,华人就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从1965年对华人的屠杀之后,在1998年印度尼西亚当局故伎重演,再次施行对华人的屠杀,这一次,国际社会很快就给予了支援,对此实行了人道主义救援。但是从这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华人在外还是会受到很多歧视,也更加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在二战之后发展迅速,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不断地快速发展。逐渐地在国家社会中站稳脚跟,并且拥有了不弱的话语权。

在之前的事件中,中国秉承着不插手其他国家事物的理念,在国际社会中谨小慎微,但是在东帝汶独立中,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可以更好地发声,更有理由地打击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国家虽然不大,但是地理位置有着很强的战略要素,这就是为何当初苏联和美国都积极地在东帝汶布局的原因。

而从之前的事件中我们也能很好地看出,美国为了自己所支持的势力上台,在对印度尼西亚的事件也是不置可否,并没有起到一个应有的大国形象,而是默许了对共产党人的不人道地行为。

而帝汶岛,不仅拥有足够大的海域,还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塞,横跨着亚洲和大洋洲,如果被一个国家完全掌控,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拥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除了在帝汶岛中占据最大面积的印度尼西亚,如果还想在岛上占据一定的地理位置,或者说,让印度尼西亚有些掣肘,那只有东帝汶独立才能做到。而东帝汶在面对印度尼西亚时,就如鲠在喉,是动弹不得。

所以中国在东帝汶独立这件事情上面做出了非常积极地应对,毕竟一举两得,既能为之前的事情表示出自己的态度,也能让中国在亚洲不至于落入非常被动的处境。

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在2002年东帝汶建国之时第一个与东帝汶建交。这是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在之前的事件中做出的有力回应。

现在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不再是近代中任人宰割的封建国家,中华民族也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面对的挑战还很多,但是相较于前,国际华人在社会中的安全已经大为改善,而世界也更多地需要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