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比利时杜鹃花,花虽美养护却不简单,掌握这几点年年花不断

2024-07-23 12:02:46

杜鹃花算是大众比较熟知的花种之一,我国对杜鹃的栽培由来已久。据记载,杜鹃花用于栽培观赏大致始于唐代。宋代王十朋亦有咏杜鹃诗。明中叶张志淳《永昌二芳记》中卷记云南保山杜鹃花20种。清代《花镜》中总结了杜鹃花的习性和栽培经验。1821年以后已有外国的杜鹃花进入中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比利时杜鹃花了。

比利时杜鹃又名西洋杜鹃、西鹃,是欧美通过反复杂交而成,如今已经是欧美等国以及日本主要生产的商品盆栽花卉。我国也有大量栽培,是从比利时引进。比利时杜鹃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花期可控,花有单瓣、半重瓣以及重瓣,花色丰富,有红、白、粉红、白色带粉边或者红白相间等颜色。比利时杜鹃是杜鹃花中最美的一类


比利时杜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比利时杜鹃喜温暖、湿润通风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炎热和强光暴晒。   

•盆土选择。

比利时杜鹃的根系纤细,同时,比利时杜鹃喜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因此土壤必须要求肥沃、排水通畅、透气且疏松。盆栽用途一般选择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pH在5~5.5为宜。此外,比利时杜鹃花株较矮,盆栽用15厘米盆就足够了。

•浇水和施肥。

杜鹃喜欢酸性土壤,家用的自来水中氯、钙镁化合物等物质较多,长期使用会使得土壤板结并盐碱化,对于杜鹃生长不利。因此,在浇水的时候建议将自来水沉淀2-3天之后使用,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用雨水或河水浇灌。如果没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手动调和浇灌水的酸碱度,比如一点白醋来使土壤保持弱酸。

此外,杜鹃的根系纤细,施以浓肥是不行的,建议薄肥勤施,否则根系无法吸收导致整株死亡。一般生长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同时,在枝叶萌芽期和生长期应多施氮肥;现蕾期和开花期应多磷酸二氢钾,如果发现叶片变黄则停止施以钾肥,改用氮肥;花期结束之后施以氮肥。

•温度。

比利时杜鹃的生长适温为12~25℃,3~9月为18~25℃,9月至翌年3月为12~18℃。春秋两季,气温凉爽,为比利时杜鹃的生长旺盛期。高温季节,温度超过30℃,生长缓慢,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花芽不易形成。温度在15~25℃时花蕾发育较快,约30~40天可开花。15℃以下开花需50天以上。5~10℃,杜鹃花生长缓慢。温度在0~4℃,比利时杜鹃处于休眠状态。  

图自网络

 

•湿度

比利时杜鹃喜湿润环境,,因此盆土宜保持稍湿润即可,浇水过多容易导致烂根或者死亡。同时由于根系细浅,因此比利时杜鹃怕干且怕涝,切记盆地积水。空气湿度以70%~90%为宜,生长发育期以及三伏天需要喷水,维持较高空气湿度对比利时杜鹃生长和开花均有利。   

•光照。

比利时杜鹃为长日照植物,但它喜半阴,怕强光直射。遇直射光过强,叶子反而失绿,使叶边缘呈褐红色。春秋冬阳光较弱的三季节放到向阳通风处,夏季日照时间张阳光强更换之半阴处避免用光直射。一般来说保持60%的光照强度和12小时的光照时数为最佳。

•修剪打理。

幼苗修剪得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型,需要剪去主要枝干得顶端,修剪多余得侧枝条,打造出矮化丰满有型的效果。成苗修剪主要是为了塑型或者调整植株形状,改善通风和光照。为此,需要将一些有病虫、细弱、突出的枝条修剪掉。在生长期,为了保障养分供应,会将多余的一些花蕾和叶片修剪掉;花期需要及时将残花摘掉,减少养分消耗保持其余花朵的养分;末花期,修剪残花残枝条,以及病枝枯叶。

比利时杜鹃的繁殖办法。

常用扦插、压条、嫁接和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通常在5~6月进行。选择半成熟嫩枝为好,插条长12~15厘米,去掉基部2~3片叶,留下顶端叶片并剪去一半,插于盛腐叶土或河沙的插床中,扦插的深度为插条的一半,插后压实,保持湿度,约40~50天开始愈合,60~70天逐渐生根。如插条用0.2%吲哚丁酸溶液浸蘸基部1~2秒,可提高生根率。   

压条繁殖:于4~5月进行,用高空压条法。选择2~3年生成熟枝,在离顶端15~20厘米处用利刀进行环状剥皮,环宽1.5厘米,用塑料薄膜包扎,用苔藓或腐叶土填塞,并保持湿润,约4~5个月愈合生根,根系多剪下可直接盆栽。   

嫁接繁殖:一般于4-5月,以梅雨季节为好。选用强壮的2年生毛杜鹃为砧木,接穗用当年萌发的嫩枝为好。以枝接为主,切口长3厘米,取接穗8~10厘米,留顶端2片叶,并剪去一半,削成楔形,长3厘米,插入砧木,绑扎保湿,喷施新高脂膜50天后愈合,成活率高。   

播种繁殖:4月春播。种子细小,播种土需消毒,发芽适温22~24℃,采用室内盆播,播后不需覆土,只需轻压一下。约10~15天发芽,幼苗生长缓慢,喷施新高脂膜成活率大大提高。待幼苗具2片真叶时移栽4厘米盆。播种苗需4~5年才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