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知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典故出处吗?但她的真正来源你一直理解错了!

2024-08-05 15:01:48

中国有一句成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说的是野心不大,安分守已,只求一树,不看森林。佛宗也有“三千大千世界,一念三千”的说法。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禅智慧的典故,因为大家都认为是源自以下的故事。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何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如此,我不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仍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人说:“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这就是禅宗的智慧典故,但是佛祖创造出来的,也是要有素材的,并且这个典故本身也是后人撰写的。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有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比较早的“弱水三千”的书面说法。

《红楼梦》曾出现弱水三千,第九十一回。说此刻贾府的主子们把薛宝钗为最佳人选,宝玉和黛玉陷入迷茫,相互测试对方的心境,黛玉发问:“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的排比问真如涛涛弱水,气势柔中见刚,而宝玉则是一句定乾坤。

后人已经把弱水三千引用到各个领域,创业、职场、生活、爱情……。但实际上,这则典故还有更早的传说,所说出自来自于三皇五帝时代的昌意。昌意是谁?

在古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几个名字,我们来对一对号,第一个,少典,他是黄帝的父亲,反正司马迁是这样记的;第三个少昊,他是黄帝的儿子,姓已名摰,据说黄帝曾传位给他,但不久他又让位给侄子颛顼;而这个昌意,就是黄帝的次子,颛顼的父亲。这句成语的传说源头正是来自于昌意。

话说昌意原本是黄帝最喜欢的儿子之一,想传位给他,但他居住在昌意城弱水畔时有一个特别爱好,就是广泛与弱水边的少女寻欢作爱,黄帝时代有一个现象,就是男欢女爱十分开放,只要路上双方中意,就有可能在路边操作男女之事,加上昌意也是天纵英才,禀赋非凡,据说当时弱水边的少女有三千,与其有染的少女就有上千名之多,又加上没有保护措施,昌意就得上了病,几年后一命呜呼,最后黄帝只能传位给已摰。

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性病,谓之为怪病,认为是上天对他滥交的报应,成为当时对多情男子的一种警戒,不要贪多,贪多就会成为昌意。看到这里我就多想了,中国后来又发明了“娼”字,这昌、娼二字会不会有什么渊源呢?

不管怎么说,昌意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位得性病而死的帝。后人逐渐形成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警句。

时值今日,这句话已不只为表白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专属词,也可引申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层面,意为切忌左顾右盼,得陇望蜀。漭漭弱水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真正属于自己的恐怕只有那其中的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