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无人机“上岗”为耕地保护装上“天眼”

2025-04-01 10:00:00

近日,榆林市首个耕地保护低空无人机监测平台在榆阳区孟家湾乡建成运行,这标志着榆林在耕地保护领域迈出了智慧化、科技化的关键一步。

据悉,该平台主要借助低空无人机监测与AI目标识别技术运行。平台具有大屏展示、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规划航线、耕地定向监测、AI目标检测等功能。低空无人机巢与耕地保护低空无人机监测平台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监测平台,就能远程操控无人机对辖区内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定期巡航监测。

这一过程中,AI目标检测与影像自动对比功能成为了“秘密武器”。以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发现的破坏耕地行为,如今通过平台运行便能实时发现,有效提升了耕地保护管理工作质效。

耕地保护低空无人机监测平台建设采用“一套平台+多节点部署”模式。当地希望能将其应用拓展到封山禁牧、林草资源管理、违法监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一机多用”,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注入动力。

孟家湾试点的成功经验,为榆林市全面提升耕地保护工作水平提供了蓝本。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深化低空无人机监测技术应用,进一步整合卫星遥感、地面监测站与低空无人机监测数据,着力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实现对耕地的多层次、实时化监测,有力提升耕地保护水平。

来源/榆林日报
编辑/董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