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固收+黄金”理财优势显现

2025-04-12 02:46:00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4月份以来,黄金价格宽幅震荡加剧,相关资产的配置风险也在上升。

上海黄金交易所紧急发布通知,对黄金延期品种与白银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进行调整,各家银行也纷纷开启新一轮积存金投资门槛升级,个人投资者对黄金类资产配置的风险管控全面加强。

与此同时,兼具稳健与收益特性的“固收+黄金”类理财优势愈加凸显。从业绩表现来看,尽管连日来金价波动加大,多数黄金类理财产品近两周年化回报率依然不低于2%。市场业务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黄金的避险和对冲通胀属性仍未改变,投资者在关注黄金价格波动的同时,应强化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将黄金类理财产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与其他资产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风险。

风险管控升级

因近期贵金属价格持续大幅波动,市场风险加剧,上海黄金交易所接连发布贵金属投资风险提示。

4月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合约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鉴于近期黄金白银价格大幅波动,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所对黄金延期品种与白银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进行调整。”

《通知》明确,至2025年4月8日(星期二)收盘前,黄金延期品种与白银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维持清明节期间幅度不变。自2025年4月8日收盘清算时起,Ag(T+D)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13%调整为15%,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2%调整为14%。

同日,各大银行相继跟进发布调整公告,对黄金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比例进行调整,并提醒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做好保证金追加准备,提高风险意识,合理控制持仓规模,谨慎运作,理性投资。

在强化黄金高杠杆衍生品风险管控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推进积存金业务准入门槛的“阶梯式升级”,通过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透露,小额投资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易因短期波动引发非理性赎回或投诉。最近市场波动大,黄金价格进入震荡阶段,提高认购门槛,一方面可以筛选出风险承受能力更强、投资期限更长的客群,降低客户投诉风险,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因小额客户集中兑付导致的流动性压力。

西班牙对外银行香港分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指出,尽管中长期来看,黄金的战略配置价值依然稳固,但投资者仍须警惕短期震荡风险,不要追涨杀跌,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配置,把握好配置节奏,在金价回落时通过定投模式逐步建立长期头寸,平滑短期波动冲击。

黄金理财需求不减

一直以来,黄金类理财多以“固收+黄金”策略为主,以债券资产保障稳定收益,辅以黄金资产增厚收益,以黄金及期货、期权、ETF等黄金衍生品为底层配置标的的黄金类理财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表示,目前存续的黄金类理财产品,多采用“固收+黄金”模式,在(≥80%)的固收为底仓的基础上,通过配置黄金类资产(≤20%),在追求黄金高收益的同时,能更好地降低波动,兼具收益弹性与风险控制。这类理财风险等级多为二级或三级,匹配银行理财投资者相对较低的风险偏好。

从存续理财产品业绩表现来看,尽管近期受金价震荡影响,黄金类理财区间回报率有所下调,但整体优势仍较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共有11只包含“黄金”字样的“固收+”理财公布最新净值表现,其产品净值均大于1,且近两周年化回报率普遍大于2%,其中仅有1只产品近两周年化回报率为负。

普益标准研究员何雨芮此前指出,截至3月19日,固收类黄金理财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37%,超越全市场固收类产品2.13%的平均收益率。

在董丹浓看来,当前市场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对黄金的态度可能呈现分化,而“固收+黄金”策略的银行理财因其“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特色依然备受投资者青睐。

董丹浓认为,尽管黄金价格近期有所波动,但整体来看,黄金的避险和对冲通胀属性仍未改变,使得黄金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重要资产。“当前环境下,投资者一方面须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应分散投资,将黄金类理财产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与其他资产进行组合投资,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