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用加班费只要充电”的新同事来了,杭州PTU警队上新

2025-04-15 20:1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蕾 邹宸 通讯员 张俊杰 蒋圳瀚

无人机“咻”一下升空,遥控器屏幕上顿时出现了杭州武林广场的全景;随着镜头向少女喷泉不断拉近,五光十色的喷泉无比清晰又如鲜花绽放……

“原来从天空中往下看是这个样子!” 无人机越飞越高,高到有围观群众指着屏幕惊叹“原来在武林广场能看到西湖啊!”

旁边,一位穿着杭州特警制服的警员在低声询问另一个穿着特警T恤的男子:“无人机是不是飞高点儿信号好?” “还是看环境,要是建筑物影响信号了,你就升一下高度。”

从4月初开始,杭州PTU警车都配上了“僚机”,杭州PTU警队多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简称警用无人机)这个新同事(相关视频戳这里)。

这也意味着从防控二代到防控三代,PTU巡逻迎来新升级。

杭州公安的“新同事”之一:执飞空中巡逻任务的警用无人机。记者 邹宸 摄

下午4点之前,杭州特警PTU2号车已经在四季青小学周围“潜伏”,等待护航放学路。记者 邹宸 摄

“不用加班费只要充电”的新同事来了

4月14日下午4点之前,杭州城东,四季青小学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们已经就位。杭州特警的4号PTU警车路过,没有惊动大伙。

警用无人机悄悄升空,观察着学校边门和正门有没有拥堵、秩序好不好、周围有没有安全隐患。

4点多,孩子们列队出来,跟着各自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回家,并不知道头顶有警用无人机护航。

夏天骄现场指导队员操作警用无人机开展空中护航。记者 陈蕾 摄

4点半,家长和孩子们散去,4号车又马上赶往杭州火车东站。

杭州警用无人机在火车东站空中巡逻。杭州特警提供

在天成路的停车场,隔着足够远的安全距离,杭州PTU的无人机再次升空,镜头一拉,进站口的人流清清楚楚,一列列高铁飞驰而过。

“现在有多高?”记者问。

“120米。”操控无人机的孙洪庆警官回答。

“能看这么远啊……现在有多远?”

“480多米,但进站口还是很清晰,对不对?”这是现场指导夏天骄在回答。

警用无人机的用处确实多,不管是指挥交通还是维护现场秩序,都可以比警员更快更高;及时发现情况之后,应急处置、紧急救援,也都能派上用场。

隔着480多米远,警用无人机能清晰拍到火车站进站口,便于及时疏导交通、应急处置警情等。记者 邹宸 摄

孙洪庆是杭州特警支队六大队二中队的民警,PTU4号车的巡组长。他说,巡组的每个队员都学了无人机操作还通过了考试,但因为飞行时间短,还在熟练技能中。“目前每天飞三个时段吧,也看天气。”

在一旁指点操作的警航教官夏天骄是杭州特警支队技术大队无人机中队民警,他盯着屏幕,一边指导孙警官操作,顺口给记者解释了一句,“起飞、降落、还有侧飞、倒飞的时候,对新手来说,都要特别注意。”

武林广场,警用无人机还没起飞就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的关注。记者 邹宸 摄

未来会有更多警员持证带飞“空中110”

晚上7时许,钱塘江边的“城市阳台”处,许多游客兴奋地举起手机,拍摄着对面的“大莲花”、“杭州之门”。

这时候,警用无人机的升空就引人注目了。

“非法采砂、非法捕鱼、或者群众或者渔民不慎落水等,对于这些‘侦察’任务,无人机都能完成得又快又好,比快艇还快。”夏天骄介绍,“5到20分钟就能完成大范围巡航,实时回传高清画面和热力图。”

与此同时,武林广场这里,杭州PTU2号车的姚立江巡组也在展览馆附近停好了车,放飞无人机。

游客们纷纷围上来看热闹,但又克制地围成一个半圆,尤其是大手拉小手的家长和孩子,更是跟操控无人机的飞手保持着距离。

“我买回来10分钟就摔了一次……不摔不成才。”市民张先生认真观察着特警飞手的操作。

“夜间照明、高空喊话、红外成像,结合AI算法,警用无人机的功能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在实战上。”PTU警员姚立江说。

“低空警务”是一个很新的时髦词儿,也是一项很新的警务工作。

杭州市公安局低空警务工作专班,就设在杭州特警驻地。特警战勤中心勤务指导科科长葛炳林正是“低空警务”的骨干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这项新工作已经悄悄运行了一年。“通俗地说,我们警方要把无人机用起来、用好,也要最大限度地把空中的安全维护好,管好‘黑飞’的无人机,让更多的无人机能够安全有序地飞起来。”

截至目前,已有近百位警员通过公安部的警航员培训和考试,获得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证(简称警航证)。

全杭州大约有200多架警用航空器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执勤区域执行空中巡逻以及其他任务。

最新的低空警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正在接入各城区公安分局的数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