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数”蝶变、向“新”而行答好“教育民生卷” 扩大优质教育受益面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等九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该《意见》与大中小学师生紧密相关,学校的课程、使用的教材和老师的教学都正在向“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
《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推动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推进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小学开好信息科技相关课程,鼓励开设人工智能特色课程,高校将建设“通用+特色”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和一批高校智慧课程。

《意见》提出,制定数字教材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分领域分专业研发一批示范性精品数字教材,支持地方、学校和企业开发数字教材。探索建设云端学校、智造空间、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人工智能+X”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构建新型教学组织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构建“一站式”数智学生社区。通过智能学伴、数字导师等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称:“我们还将加快建设‘教育数字地图’,建设基础教育学位预测预警模型、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国学科大数据信息资源库。”
建强用好国家平台 扩大优质教育受益面
《意见》提出要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免费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实现“一网通办”少跑腿。
《意见》提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四大领域和德智体美劳五大版块建设汇聚精品资源。基础教育建设覆盖国家课程教材、适配不同学情的精品课程资源和科学教育、文化艺术资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建设覆盖各学科的精品数字课程、虚拟仿真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等资源。增加思政、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特殊教育、语言文字等资源供给。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杨宗凯称:“国家平台兼具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社会赋能教育创新的功能,也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意见》,该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也将持续升级。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事项。优化招生入学、学历学位认证、普通话等级证书查询等服务,优化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和行业企业招聘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出国留学全程在线服务,提升便捷性。
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0智能版
记者了解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持续发力、扩容升级,全面打造2.0智能版。
引入智能交互、知识图谱、多模态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化课堂评测、资源搜索等智能功能;完善“AI试验场”,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治理和科学研究四大方面,研发具有前瞻性的实用AI工具。接入国产通用大模型,帮助师生更好掌握AI技能。开发人工智能教育专用大模型,建设语料联盟和开源社区。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和科学决策制度。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称:“集中上线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帮助师生更好地拥抱智能化时代。扩容升级国家平台国际版,面向国际用户开发多语种版本课程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境共享。”

聚焦高校学生就业需求,启动“双千”计划,将在平台推出1000多个微专业,涵盖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交叉复合型等内容;打造1000多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覆盖素质提升、技能训练、人工智能应用、实习实践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