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快语|神二十升空,以“买不来”的技术代行“天工”

2025-04-24 18:31:00

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陈冬(中)、陈中瑞(右)、王杰在出征仪式上。(来源:新华社)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

今天是第10个中国航天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如今空间站常态化运行,中国航天以自主创新的笔触,在浩瀚宇宙书写着大国崛起的华章。“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航天征程,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

中国航天的每一步跨越,都代表着勇于创新的壮举。从“东方红一号”实现中国航天领域“零的突破”,到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中国航天在深空探测领域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特别是“羲和号”卫星的升空,首次实现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这些成就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迎难而上、攻克“无人区”的坚守。

面向未来,自主创新的基因正孕育着更深远的突破。即将启程的神舟二十号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其中,国内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将探索微重力环境下生物再生奥秘,为人类应对空间损伤提供探秘之钥。一如上古汇编《尚书》所言“天工人其代之”——中国航天人正以创新之力代行“天工”,在空间生命科学、新材料制备等前沿领域构建自主技术体系。从“东方红”到“天问”,从“嫦娥”到“羲和”,这条自主创新的征途,早已超越技术层面的追赶,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密码。

星辰大海的壮阔画卷,永远属于敢于突破桎梏的攀登者。当“天宫”空间站俯瞰地球、“祝融”漫步火星之时,中国航天用实践证明:唯有将核心技术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浩瀚宇宙镌刻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坐标。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