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肝好人不老!养肝怎么吃、怎么按、怎么喝?跟着做,抓住春夏养肝黄金期!

2025-05-02 15:17: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最近是否总觉得烦躁易怒、眼睛干涩、凌晨1-3点莫名醒来?这可能是你的肝在“报警”!

肝脏具有藏血、疏泄、调节情绪、影响脾胃等功能。春夏之交,阳气升发,肝气旺盛。

肝不好的表现

《黄帝内经》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主藏血与疏泄。

面容变化:肤色晦暗、发黄甚至黧黑或出现皮下毛细血管扩张(面部赤丝红缕)。

指甲异常:指甲发白、薄软易断。

眼睛症状:干涩、流泪、眼白发黄,因“肝开窍于目”,肝火旺盛或肝血不足影响眼部气血。目赤为肝火上炎,目涩为肝阴亏虚,瞳仁散大为肝肾精亏。

情绪变化:暴躁易怒。

伤肝行为

饮食不节:长期高脂饮食(如油炸食品)易致脂肪肝,过食肥甘厚味,致湿热蕴结肝胆。

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长期或大量饮酒可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等严重疾病。

作息紊乱:熬夜(尤其凌晨1-3点肝经当令时)阻碍肝脏自我修复。

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导致肝气郁结,引发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问题。

脂肪肝

很多人将脂肪肝视为一种亚健康状态而非真正疾病,从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危害性。实际上,脂肪肝若不加控制,可能逐渐发展为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

脂肪肝发病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结构失衡:高热量、高糖饮食导致脂质代谢紊乱。

(2)缺乏运动:久坐少动使脂肪堆积,肝脏代谢负担加重。

(3)隐性酒精摄入:含糖饮料、果酒等间接增加肝脏负担。

(4)从“浊毒理论”探病机——《丹溪心法》云“肥白人多痰湿”,现代脂肪肝实为“肝癖”范畴:痰湿困脾,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阳,运化失司,湿浊内聚成痰;气滞血瘀,久坐少动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行不畅。

更多精彩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来源:养生中国、人民网科普

编辑:薄勋

审核:孙达

统筹:杨晔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