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张家口宣化林场护林人:黄羊滩“守”绿

2025-05-03 21:53:00

从3月1日到4月底,张家口市宣化林场场长杨福贵只休息了一天半。

同事劝他,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再等等,再等等。”

大家知道,他是放心不下那些树。

坐落在宣化黄羊滩上的林场面积共11.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97%以上,光人工林地面积就达9.5万亩,而这大片大片的树林是靠人工一棵一棵种出来的。

杨福贵在操作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24年,从“造林人”到“护林人”,杨福贵是黄羊滩从沙漠变绿洲的见证者,也是林区保护从“人防”到“技防”的亲历者;从“青丝”到“白发”,他把播绿守绿护绿刻进骨子里,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黄羊滩上。

杨福贵爱树,用他的话说,这些树都是当“娃娃”养大的。

“你能想象吗?这里25年前还是一片沙海,一到春季刮大风的时候,到处是流动沙丘。”顺着杨福贵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大片杨树林,新长的树叶嫩绿嫩绿的,笔直的树干有碗口粗,树下的野花野草也挺着腰杆儿,使劲儿地长着。这满眼“碧绿”与杨福贵讲述的沙丘,再也联系不起来了。

“这是一片防风林,2001年,我刚来林场时种的。那会儿,我们常常带着干粮驻扎在黄羊滩上,铆足劲儿地干。”回忆起当年一门心思植树造林战风沙的热烈场景,杨福贵满脸写着自豪。

如今,守护好这片两代人40余年的“心血”是杨福贵的重要使命。

每天从早上7点半开始,他和队员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沿着林地边缘地带、穿行林地的公路地段、靠近村庄等重点区域进行安全巡查,一个上午行程100多公里。

“人到不了的地方,设备可以到。这无人机可是好东西。”在一处长满沙柳、沙棘等植物的林区,杨福贵从车厢里搬出他的“宝贝”,开始摆弄,不一会儿,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即刻不见踪影,而杨福贵手中操控器的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它飞过的地方。

“这些干草茂密的点位属于可燃物载量密集区,是巡查重点。”他说,“从去年开始,我们林场配备了无人机,极大提高了巡查力度和效果。”

除此以外,林区里还安装了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几乎全覆盖。在场区行政楼里,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各个重点区域的实时画面。杨福贵介绍,摄像头具有拉近距离和放大功能,一旦哪里有烟雾出现,监控会自动拉近查看甄别,如果有火情立刻报警。

尽管有“技防”的加持,杨福贵在组织队员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同时,他依旧保持着按时到位巡查的习惯。他说:“只有看着它们健康成长,心里才踏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