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评:彰显“五年规划”制度优势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金羊网资料图)
大国发展经纬万端,近日,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召开,折射历史的新一页,研墨起笔。读懂五年规划,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在全局中定位、从战略上着眼、以人民为旨归,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中国人民的奋进与跋涉尽在其中。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是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规范引导经营主体行为,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是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作出系统安排。“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加紧落实各项规划目标任务时不我待,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使命在肩。
“五年规划”,如同一把标尺,丈量着奋进中国的足迹。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9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没有哪个国家政府能够像中国政府这样,如此科学地制定每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一起奋斗。纵览历次五年规划(计划),其目标、内容、体系与机制基本上适应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一个有序递进、接续奋斗的发展过程。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不仅展现着“中国之治”的巨大魅力,更潜藏着中国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功密码。实践证明,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凡事预则立。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把握好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相得益彰。要把握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把握好造福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个阶段性部署有序赓续。加紧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金羊网 文/罗建华)
编辑:苏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