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妈妈五年长征路:用脐带血移植改写罕见病儿子的命运
今天是母亲节,打开手机,你一定会看到许多关于母亲的美好祝福。但今天,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则“企业家妈妈为救罕见病儿子辗转五年”的长征故事。2019年,吴女士的儿子希希(化名)被确诊为高IgE综合征——全球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的罕见病。这位曾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女企业家毅然卖掉公司,带着孩子北上求医,最终通过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燃生命希望。五年间,从移植抉择到365天“无菌守护”,这位母亲用坚韧与智慧撕开了命运的裂缝。如今,那个曾被罕见病桎梏的男孩,免疫系统已重建如新,从病榻上的“无菌宝宝”蜕变为围棋桌前落子从容的少年。

从企业家到罕见病患儿的母亲:为救子卖掉公司
在罕见病没出现之前,吴女士的人生履历堪称完美:白手起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名下房产与事业齐飞,并且在2016年顺利诞下了双胞胎儿子,那一刻,她的人生圆满如童话。
但儿子希希出生后全身反复溃烂、感染,辗转多地就医无果。2019年,一纸基因检测报告揭晓了答案:STAT3基因突变引发的高IgE综合征。这种罕见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全面失效,患儿需终身依赖抗生素,且随时面临致命感染的风险。
医生表示,想要解决孩子这个病的核心问题,只能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是人体血细胞的“种子”,可以分化生成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移植可以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播种到体内,让它去修复或代替受损的细胞和组织,重建人体的造血、免疫等功能。
但是因为希希感染太严重,做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太大,所以医生们又不建议做。但不做的话,希希就必须定期进行抗感染治疗,从此,丙种球蛋白和抗生素的输液管便是他的“续命线”。
“可是,我总有一天也会老,没办法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不管怎么样还是得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吴女士说。
2020年,吴女士盯着手机屏幕上“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应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成功治疗罕见病高IgE综合征”的案例报道,指尖微微发颤,那晚,她做出惊人决定:卖掉公司,带着儿子和全部积蓄北上。
生死移植战:4岁孩子的“光头约定”
据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刘周阳主任透露,希希入院时已出现多器官感染,移植风险极高。“但只要家长不放弃,我们就全力以赴。”最终,经多学科会诊,医疗团队锁定了广东省脐血库一份与希希HLA分型高度相合的脐带血,并制定了个性化移植方案。
据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最新临床数据显示,脐带血因其富含造血干细胞且HLA配型要求较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等优势,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累计完成超过9万例脐带血应用,随着医学研究发展,脐带血在治疗范可尼贫血、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等罕见遗传性疾病领域亦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应用范围正逐步从传统血液病向更多的疾病拓展。
进仓前,吴女士陪4岁的希希一起剃了光头。“儿子,不管发生什么,不管到哪里,妈妈都陪着你。”这句承诺给足了希希安全感,年幼的孩子虽然什么都不懂,但他在化疗、抗感染等痛苦治疗中十分配合。

然而,移植前的强效化疗几乎摧毁了希希的免疫系统,他突发面部感染并多次病危。“当时医生给我们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我害怕到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哪怕是现在回忆起来,吴女士仍心有余悸。
经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希希的病情迎来重要转机。造血干细胞在他体内成功植活,并开始重建免疫系统,希希全身多部位感染的症状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生理指标持续改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365天“无菌守护”:一支血氧夹与防护服的日常
2020年末,移植成功的希希走出无菌仓,但抗排异治疗才是漫长战役的开始。吴女士在病友群得知,一名15岁女孩移植后因感冒引发严重感染离世。自此,她将家改造成“无菌病房”:空气净化器24小时运转,餐具每日高温消毒,孩子外出必穿防护服,咳嗽时血氧夹数值一旦低于95立即送医……
“罕见病家庭没有试错机会。”在孩子的抗排异药没有停之前,吴女士丝毫都不敢大意,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用药时间、体温数据和急救预案。
2024年,经医生评估确认,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三年后的希希已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免疫系统趋于稳定,可以停止服用抗排异药,目前,希希像正常孩子一样回到了校园,并且课后还会去参加自己喜欢的围棋兴趣班,反复感染的困局已经成为过去式。
破茧重生:用母爱托起的生命曙光
“暂时不考虑创业了,罕见病家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女士虽 失去了事业,但换来了孩子的重生。那个曾因高IgE综合征濒临免疫系统崩溃的孩子,在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如今已是翩翩少年。

但患有罕见病的孩子难免会有自卑情绪,“我会告诉他,每个人身上都有缺陷,有的是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的,所以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喜欢自己就好。”在妈妈的积极引导下,希希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他逐渐学会接纳自己,甚至主动参加学校的活动,敢于在同学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命运给的考验,妈妈全部接住了。我永远都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我要让孩子知道,不管他什么时候回头,我都在。”吴女士欣慰地说。
结语
五年间,从企业家到生命的守护者,从无菌病房的日夜坚守到脐带血移植的破茧重生,吴女士用爱织就了一张抵御命运的网。母亲节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那些平凡身躯里迸发的非凡勇气,让生命在绝境中依然相信希望。愿所有如吴女士一般的母亲,在时光长河里被温柔以待;愿天下的孩子回望时,总有那道身影,以爱为盾,静守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