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传统邂逅时尚!“時光之韵”非遗活动在南山绽放文化新姿​

2025-05-22 15:2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钧政

当彝族刺绣的针脚游走于现代剪裁的服装裙摆,当土布面料经创新植物染色后焕发出潮流气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南山蛇口文体公园拉开帷幕。5月21日,由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時光之韵・非遗传承与时尚融合活动”盛大启幕,以非遗为笔、时尚为墨,拉开了南山传统文化季的序幕。

步入展览现场,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惊喜的文化万花筒。融合时装画展示区与服装及衍生品展示区中,一件件匠心独运的作品令人驻足赞叹。有以彝族银饰、刺绣和毕摩绘画为灵感,通过解构民族元素、创新染色工艺和现代剪裁手法,打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当代审美的设计作品。也有来自“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支持的贵州苗绣、蜡绣,湖南湘绣、广东瑶绣、新疆柯族刺绣、独龙族刺绣、马尾绣等非遗服饰和文创产品。

此外,悬挂在墙面上一幅幅的时装画,是设计师们以细腻的笔触将非遗文化融入时尚创作的匠心之作。这些作品通过水墨晕染、工笔勾勒等多种传统技法在时装画上生动呈现,既保留了非遗技艺的精髓,又赋予其现代时尚的灵动气息。

恰逢 “小满” 时节,活动现场的互动体验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在蚕丝团扇制作工坊,观众们小心翼翼地将洁白蚕丝缠绕在扇骨上,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对非遗缫丝技艺的敬畏与好奇,感受着千年技艺的精细与温柔;古法植物拓染区,观众们精心挑选心仪叶片,轻轻敲打间,叶片脉络便在布料上留下独特印记,将大自然的美妙瞬间定格;烧箔画创作台前,传统金箔工艺与当代抽象艺术相遇,参与者们大胆发挥创意,绘制出一幅幅个性十足的作品。


活动现场,原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罗莹教授,带来的非遗文化与时尚实践交流沙龙成为焦点。她以彝绣纹样中蕴含的自然哲学与植物染的生态智慧为引,带领观众走进非遗技艺创新转化的奇妙世界。罗莹教授认为“非遗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流动的灵感源泉。”她通过大量从设计草图到成品的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示了非遗如何突破传统边界,在时装设计领域实现华丽转身。

“这场融合展让非遗真正‘活’了起来!”,湘绣非遗传承人丁兰兰感触颇深,她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更为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本次活动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非遗传统文化盛宴,更正式拉开了南山传统文化季的序幕。昆曲、粤剧、京剧、民乐演出等传统曲艺音乐表演,以及非遗服饰展览、文化分享、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都将于6-9月陆续登场,持续为市民带来更多文化惊喜,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