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力|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76.2%,山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3日讯 能走能跑的山东智造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泰山上运载货物一度成为网红的“机器狗”、协助植发的植发机器人、可实现原地“坦克掉头”的安防巡检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工业生产机器人……山东坚持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如今,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走进你我的生活。
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培育具身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政策端、市场端同频共振,新赛道日渐开阔。
有机构预测,“十五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未来已来、机遇无限。
“五一”假期,泰山景区迎来新一波旅游高峰,在此之前,景区推出的“外骨骼机器人”已成功出圈,以科技赋能,从此上泰山,你可以轻松“拿捏”。
据了解,泰山景区是全国首批推出“外骨骼机器人”登山助力的景区之一,这款形似“智能登山杖”的机器人不仅能辅助行走、实时监测身体状况,还具备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功能。
在山东,机器人不仅在文旅产业方面被广泛应用,从应急救援、巡检,到更智能地在工厂“生产”,机器人火热“出圈”,整个产业踏上风口。
5月14日,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机器人秀,乐聚机器人带来屡屡出圈的明星机器人“夸父”。
据了解,“夸父”不仅能够灵活地双腿行走,精准执行手部的抓、握等指令,还能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动作自然得体。此外,“夸父”通过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成功完成洗衣、浇花、插花以及晾衣服等家务任务。
目前,乐聚机器人已在青岛布局家庭机器人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主要面向家庭服务、智慧康养等场景进行技术研发转化。
山东优宝特经过11年探索,企业获得了50余项核心专利,研发的机器人在环境感知、腿足控制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山东优宝特自主研发生产的机器人已经应用于矿山、电力、核电、水下、应急救援、巡检等特种领域,并且已被多所高校预订,将作为教学、科研设备使用。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进阶”。
以“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为例,R2版本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其头、手、足等部位更加“类人化”,大脑接入DeepSeek-V3模型,具备人机交互能力,还能做出抱拳、握手等精细动作。
此外,R2还具备了情感识别功能,能够感知人类的情绪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在运动性能方面,R2能够胜任高精度抓取、柔性操作以及复杂环境下的交互任务。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的精细操作,还是在服务领域的人机协作,R2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不只是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也在大踏步向前。
在山东邹城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台搭载力觉与视觉传感器的协作机器人正精准演示电脑USB接口装配。就如同机械臂装上“触觉神经”,在插接过程中实时感知接触力,使其能在复杂工况中实现自适应作业,展现出“斜触修正”“二次对位”等拟人化操作。
据了解,这款机器人融合力控搜索与视觉伺服技术,可胜任微米级精密装配。2023年起,公司实施了“机器人+AI”战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增强机器人的感知决策能力,在3C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
这种酷似科幻电影的未来交互新形态并非个例。据了解,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76.2%。
“外骨骼机器人”以科技赋能,让你可以轻松“拿捏”爬山、手术机器人辅助完成复杂远程手术、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挥舞着机械臂忙生产……一个个标志性突破的背后,是产业向新提质的写照。
人工智能是典型的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山东提出,要抢抓机遇,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2024年,山东就已印发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要构建济南、青岛两翼齐飞,其他市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2025年,山东将加力塑强现代化工业体系,新兴产业重在聚链成群。未来产业重在打造生态,大力促进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山东省级财政统筹整合10亿元资金,支持人工智能发展重点集群、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除个别明确期限政策外,都延续支持至明年年底,还将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力度和决心。
在生活领域,山东提出,着力培育新型消费热点,以“人工智能+家居”为例,发展智能终端与家庭服务机器人,推广全屋智能生态系统,2027年智能家居市场人工智能技术整体渗透率达70%左右。另一方面,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赋能应用关键环节,创新推出“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数据集”等方面支持政策,发挥引导和撬动作用,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闪电新闻记者 高亚南 实习记者 张文慧 报道
- 郑德雁:锚定目标任务加快创新发展 推动招远向千亿级城市迈进
- 乡村周记|肇庆广宁举办茶产业发展大会;韶关翁源启动多彩乡村系……
- 向“新”力|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76.2%,山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集约发展促主导产业蝶变升级——来自长春新区的调查
- 鹏华中证800地产指数(LOF)A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71%
- 经济实力、科研能力竞速跑,粤港澳大湾区凭何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 多家外资机构最新发声:正逐步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消费等
- 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发布开源AI框架 可智能识别和量化动物行为
- 果然视频|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国家人工智能学院参与建设单位
- “多跑几个国家,多签几笔订单”(经济新方位·外贸一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