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关萌娃化身“文化掌柜”,灵感集市嗨翻校园!西关实验……

2025-07-05 13:06:00

Transparency

蝉鸣伴夏,童趣飞扬!7月4日,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首届“灵感集市 西关趣‘淘’”文化节集市火热开市!当老西关的骑楼韵味遇上萌娃摊主的创意脑洞,当“智美币”碰撞出传统与童趣的火花,这场沉浸式文化体验让整个校园秒变“岭南风情小天地”,孩子们用“智美币”兑换美食、玩具、礼品等,除了开心快乐外,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享受了消费和理财的乐趣。

集市趣“淘”:文化延续创意纷呈

“老师,我攒了一个学期的‘智美币’终于派上用场啦!”三年级学生小林举着亮闪闪的“成长货币”穿梭在摊位间,眼睛里满是兴奋。万众期待的首届西关文化节——“灵感集市 西关趣‘淘’”热闹开市。集市现场,摊位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西关文化氛围与欢乐的节日气息。据学校党总支书记罗倩雯介绍,这个学期,学校开通“五育评价”平台,同学们每天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积分奖励,大家通过努力积攒的“智美币”,如今有了大用处:在这个充满创意与趣味的集市中,“智美币”成为“硬通货”,可兑换各类西关文化课程成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同学们用学期积攒的 “成长货币”穿梭于各个摊位:有的同学用“智美币”换来了西关美食,香甜气息里藏着老西关的烟火记忆;有的换到了亲手缝制的广绣挂件、剪纸骑楼等西关手工,针脚与剪痕间满是少年对传统的巧思。

“西实智美‘淘淘’居”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吸引了无数“小顾客”,骑楼、永庆坊的微缩摆件被争相挑选,精致细节复刻着岭南街巷的韵味;而绿植盆栽、西实文创等各式好物前,也围满了雀跃的身影,传统与童趣在摊位间碰撞出热闹火花。

各班摊位前,“小顾客”们举着“智美币”认真挑选,与“摊主”讨价还价的欢笑声此起彼伏;美食区更上演“舌尖上的西关”,自制糖水铺的摊位前,飘着椰香,小“掌柜”正用粤语吆喝着“西关靓糖水,好抵食”!在这场智美币与心意的交换里,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喜爱的物件,更在触摸西关手作、品味街巷滋味的过程中,让老西关的古韵从指尖流向心间,完成了一次鲜活的文化传承。

罗倩雯表示,西关文化节是学校《西关π·融美课程》的成果展示,通过项目化的探究体验,呼应“博雅通达”育人目标,让西实少年在“趣玩”的实践中实现知识融通、素养共生。首届西关文化节围绕“舌尖上的西关”“屋檐下的西关”“节庆中的西关”“童趣里的西关”四大文化维度,推出了72个多元摊位,含《西关传统游戏》《智美“淘淘居”》《非遗传承手作坊》《奇妙画室》《得意趣稚园》《西关巷寻宝记》《西关巧艺·“七”待有你》《西关美食IP孵化》等,经过各摊位“销售”的激烈比拼,其中光复校区二4班(675个)、三2班(550个)、二1班(533个),芳和校区四7班(681个)、四6班(666个)、二6班(576个),荣登西实两校区“灵感集市 西关趣‘淘’闪耀榜”榜首,孩子们用自己的课程学习成果换取了智美币大丰收。

智美币里藏成长,“劳动货币”书写童年记忆

“所有的‘智美币’都是孩子们日常的优秀表现,比如完成作业、做了好人好事等才能获得这些‘智美币’。”五年级学生家长边女士是现场的志愿者,她觉得这个活动对孩子们来说特别有意义,“既能培养他们赚钱和理财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消费观。而且所有的物品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我真的觉得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

六年级学生何同学和王同学都留了一个币给自己,“毕竟我们马上毕业了,要离开这个学校了,我们留下一个币,作为我们对学校的美好回忆。”

五年级学生崔同学是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我是厨房的工作人员,负责为同学们分发食物。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同学们用辛苦换来的‘智美币’花费的意义。这次活动不仅让我非常开心,还让我感受到食物的珍贵。”

四年级学生郭同学和妈妈一起制作了8幅拓印,特别受学生们的欢迎,很快就一抢而空。“我和妈妈制作的拓印是用颜料和白沙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模具印制而成,每一幅需要3个‘智美币’,价格还不便宜,但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看来西关文化特别受欢迎,我们也要去推广。”

五年级学生刘同学此次兑换了20个“智美币”,“我用这些币购买了一些西关美食,还买了一把扇子,因为天气太热了。”刘同学还给记者展示了她剩下的5个“智美币”,“我留下5个币,打算存到下学期继续用。我觉得这种活动非常好,我们用‘智美币’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具象表现,用自己的劳动去收获,我感到非常开心。”

文 | 记者 何宁

图 | 学校供图

视频 | 记者 何宁 实习生 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