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医药防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国家级项目启动,多学科协作攻关耐药难题

2025-07-15 11:43:00

7月1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防治策略及技术方案优化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郑州召开。该项目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共同推进,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中医药防治方案,应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发病率、重症化及耐药性等公共卫生挑战。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中医药大学及一附院相关领导;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学院等项目参与各方专家100余人参加会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副院长闫永彬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现周期性流行趋势,发病率持续攀升,2023年发病率达22%,耐药率高达88.1%,重症率超过10%,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传统抗生素疗效受限,而中医药在整体调节和多靶点干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据悉,该项目将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AI评价模型构建、临床疗效评估体系完善及创新药物研发,形成规范化防治方案。其中,国医大师丁樱团队的经验方前期研究显示显著疗效,为项目提供重要临床基础。

启动会上,各参与单位领导和专家对项目的实施寄予厚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其儿科在全国中医学科排名首位,年门诊量超过90万人次,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临床与科研基础。与会领导希望各参与单位团结协作,聚焦耐药性、重症预警、肺功能康复等核心难点,坚持中医原创思维,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项目分为五个课题,涵盖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机制研究及创新药物研发等多个方面。作为项目总负责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及临床研究部分;上海市儿童医院负责流行病学调查与构建病症AI精准评价模型及生物样本库建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负责中医外治技术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负责药物机制研究;苏中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创新药物研发。各课题组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控措施,确保研究数据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研究目标作专题汇报,详细阐述了项目整体实施情况及5个课题重点任务的实施路径,并就项目经费管理、技术路线优化、成果转化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据介绍,项目整个研究周期共4年,2026年将完成中期评估,2029年完成项目研究计划。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望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防治提供中医药解决方案,更将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为保障我国儿童健康作出积极贡献。(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