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为湖南‘十五五’规划献一策”“金点子”摘登(四)

2025-07-21 23:42:00

加大湘港澳、湘沪金融领域合作,培育创新人才

网友 何先生

建议成立湘港金融合作联盟、湘沪金融合作联盟,吸引港澳企业和长三角企业更多了解湖南投资机遇,看好湖南、走进湖南、投资湖南,推动湖南与香港、上海的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双方金融机构及企业代表的定期沟通会议机制。

用好香港、上海国际化融资平台。支持湖南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加强三地资本市场联动,鼓励更多湖南企业在香港、上海上市融资,进一步放宽外商设立投资性公司的申请条件。

加大湘港澳、湘沪新金融领域合作。建立完善湘港澳、湘沪紧密的金融合作交流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合作,探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探索建立湘港澳数据要素示范园、湘沪数据要素示范园。

培育湘港澳、湘沪金融合作人才。引进港澳、长三角金融领域人才,支持在湘高校与港澳高校、长三角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出台高度便利化的境外金融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探索建立湘港澳青年、湘沪青年金融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引智项目合作示范区,引导和鼓励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湘商回归。

推进与港澳、长三角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合作,更多采用特聘、兼职等方式引进港澳、上海金融领域人才。支持在湘高校与港澳高校、长三角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充分发挥“海联人”“校友会”等桥梁作用,依托岳麓山大科城“粤港澳科创产业园”、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中部地区)等平台,充分发挥港澳委员、上海招引专班的积极作用。

推动“新闻+政务”数据融合

网友 蒋小康

“新闻+政务”是省、市、县三级媒体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新闻客户端实用性、服务性的重要手段。建议引导各级将涉及企业和群众的高频政务服务办事功能接入主流媒体客户端,实现集约化建设,提升主流媒体客户端的用户活跃度,并由主流媒体负责政务类客户端的资讯模块的更新维护,确保内容的专业和安全,以此实现各地新闻、政务服务数据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壮大主流媒体,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关于加强数字湖南建设的建议

网友 张泉军

1、统筹统建,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

一方面,加强与国家数字战略的对接,紧跟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确保数字湖南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省内各部门、各地区要统一思想,打破数据壁垒和部门分割,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建设格局。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湖南建设规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统一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共建共享,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

加大投入,共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的深度覆盖,推动5G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一批5G应用示范场景。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提升算力水平,积极融入全国算力网络体系。同时,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进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共享开放。建设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如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3、善用善管,促进数据应用与安全保障

要善用数据资源,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工业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农业领域,发展智慧农业,实现精准种植、养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服务业领域,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同时,要善管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技术研发和应用,确保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如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和重要商业机密的数据,采取严格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 培优培强,壮大数字人才队伍与产业生态

要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既懂数字技术又懂行业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壮大数字产业生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企业。加大对数字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吸引数字企业落户湖南。加强数字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式发展。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