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感觉不合群,与人相处不好,怎么办?

2024-08-15 13:32:01

文/连苇 2021年第164篇


1.

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位大V,很年轻的一个女孩,26岁,选择了辞职做自由职业者,开始靠写作和韩语翻译为生。

虽然选择在26岁辞职,其实四年前她就开始了辞职的准备。也就是说,22岁,大学毕业入职没多久她就萌生了辞职的想法,直到四年后愿望达成。

她辞职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喜欢群体工作,沉迷于安静和独立

在她那篇分享笔记下面,有很多评论,很多人说自己也害怕群体工作,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相处,总觉得自己融入不了别人的世界,连跟别人打招呼都觉得是负担。

不是自己有什么恶意,就是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这种感觉很痛苦,会不断质疑自己是否情商低、性格缺陷或者社交恐惧症。

然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自己融不入别人的圈子,别人也刻意疏远自己。

当然,“不合群”的程度有轻有重,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是深度患者,不能处于人群之中,一旦置身人群,就会全身不自在,呼吸都有困难。


2.

说起来不合群、与人相处有障碍,我就想到了当年的张爱玲和安妮宝贝,两个宁愿忍受孤独,也不愿意让别人参与自己生活的人。

张爱玲晚年一直是一个人住在美国的公寓里,其实那时候她已经非常有名,如果回国,过得应该是灯红酒绿、门庭若市的生活,但是如果选择这样,她就不是张爱玲了。

我可以想象出一个画面,即使20多岁张爱玲正当红时,她也不愿意敞开家门,接待那些对她奉承的人,而是愿意独自一人抱着肩膀站在窗边看着上海滩繁华的夜生活,脸上露出一丝冷漠。

安妮宝贝当年被父母安排进一家银行,因为忍受不了枯燥乏味的生活,怀揣一颗“生活在远方”的心,更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没多久就选择了辞职,然后开始了“流浪”。


3.

有些人生来就带着“独立”、“自我”、“不合群”的基因。

这种人不是一两个,而是一个群体。所以,如果你是这类人,没必要自责。更不要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就像在KTV唱歌时,有人会不停说话活跃气氛,有人就愿意待在角落里看别人的表演。

当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有的人在众人中央,嬉笑打骂,有的人在偏僻角落,默默耕耘。

并不是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谈的人就是伟大的,值得歌颂的,有些工种需要热情、热血、喜欢与人群接触的人完成,有些工作需要喜欢安静和独立的人,后者大多与文化艺术有关,像作家、画家、设计师、禅师等。

凡是烧脑的工作,等你完成了工作,觉得自己也被掏空了,很难再有心情去敷衍别人,热情社交。你把全部热情赋予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就没精力去与别人寒暄了。

所以,别人看你是冷淡、疏离、不合群的,只有你知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有多疯狂,有多废寝忘食,有多积极主动,有多热血满满。

所以,“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互动”不是你的错,是你真的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


4.

不愿意过多参与群体生活的人,大多都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一个人活着,总有感兴趣的东西,总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哪方面,所以不要因为融入不了集体、喜欢独处而自责自叹,相反,你应该问问自己这么做的原因,然后你就完全理解自己了。

不喜欢集体,又在集体之中,你肯定会痛苦,想要逃离,那就在条件合适、羽翼丰满时果断离开吧。

不要委屈、压抑自己。通常是一旦你有了哪个想法,那个想法就会萦绕在你心头。你不做到,它不会罢休的。

不过凡事讲究时机,那个女孩等了4年才写下辞职书,成年人需要时刻保持理智,不要贸然辞职,等你觉得自己可以承担任何选择的后果时,再去放肆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