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股份2024年报透视:轻资产转型撬动市值潜力,文化出海锚定长期价值
3月24日晚,豫园股份(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55.SH)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豫园股份营收达469.24亿元,归母净利润1.25亿元。“瘦身健体”成效显现,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至67.82%,处于安全合理水平;在手货币现金充沛,达106.9亿元。
报告期内,豫园股份积极推进非核心存量项目退出与资金回笼,优化财务结构。在主动“瘦身”的同时,更注重“健体”与“增肌”。公司深化“东方生活美学”置顶战略,借助文化与科创新质生产力,发挥场景打造优势,强化生态整合式创新能力,把握消费复苏中的结构性、趋势性及个性化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另一方面,豫园股份的国际化布局也在加速推进,2024年11月签约泰国豫园灯会项目,预计今年夏季于曼谷地标区域亮灯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增添了新的亮点;餐饮老字号松鹤楼首家海外门店也即将在英国伦敦开业,开启全球连锁化探索。
当前来看,豫园股份2024年的调整可视为一次“攻守平衡”式的战略重构,当消费赛道迈向质量升维阶段,豫园股份面临的关键挑战已从单纯“减负”,转变为如何将深厚文化资本转化为可量化、可复制的业绩增长模型,寻找周期波动中的估值新锚点。

资产优化与财务韧性: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
在经济周期波动与消费市场分化的双重压力下,豫园股份2024年财报呈现出一系列结构性调整。上年度,公司通过非核心资产处置加速回笼资金,资产负债率降至67.82%,货币资金储备增至106.9亿元。
这一财务指标的变动,与其“拥轻合重”发展策略密切相关——退出日本星野滑雪度假村、上海星光耀广场二期等项目,不仅剥离了重资产运营压力,也为珠宝、文旅等核心业务腾挪出资源空间。
财务优化方面,公司通过股权合作引入外部投资者7.7亿元,并于2025年3月10日成功发行6亿元公司债(认购倍数2.5倍,平均融资成本5%以下),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与成本优化的双重突破。融资渠道的拓宽为轻资产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珠宝板块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已全部投入产品研发与渠道拓展。
运营效率提升成为另一亮点。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与数字化升级,公司总部人工成本同比下降19%,重点产业呆滞库存减少1.5亿元,呆滞率下降2.3个百分点。采购环节引入全流程损失分析工具及供应商集采竞合机制,实现成本节降1.1亿元,采购降本率达5.3%。成本管控效能提升为应对周期波动提供了重要缓冲。
治理层面,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考核目标,强化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性,考核目标与三年期业绩直接挂钩,这一设计既契合消费行业长周期特性,也绑定了业绩增长与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处置与融资过程中,公司同步推进事业群顶层规划设计,成立海外业务发展中心,为全球化布局奠定组织基础。
此外,管理层专业结构优化成为战略落地的一大助力。现任管理团队兼具丰富管理经验与消费行业深耕背景,这种人事配置与公司聚焦珠宝、文旅等消费主业的战略定位形成有效呼应。而在组织建设优化后,主要业务板块能效也同步升级,近期6亿元公司债发行流程的高效推进即为治理效能提升的直接体现。
与此同时,豫园股份管理层还启动组织架构扁平化改革,总部人工成本同比下降19%,不仅提升了决策效率,更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了战略执行的精准聚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唐跃军认为,豫园股份所处的消费行业周期性波动较大,公司选择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作为考核标准,有助于烫平商业周期的影响,保持战略稳定性,这一做法相对更加合理可行。
此外,唐教授表示“薪酬与战略绑定”的管理具有优化作用,从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相容原则来看,将核心团队的激励指标与关键战略KPI相挂钩,有助于优化管理。这种做法能够促使资源向高价值领域集中,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
消费升维战:文化红利叠加产业创新,实现价值转化
2024年以来,受金价波动影响,黄金珠宝行业普遍面临克重计价的消费困局。为寻求破局之道,豫园股份旗下老庙等珠宝品牌进一步加速从"重量经济"到“品牌经济”、"文化经济"的转型。这家拥有19个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正在用一场横跨千年的商业美学复兴,重新定义消费产业的竞争维度。
伴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步分级现象,一部分黄金珠宝消费者不再单纯比较工费与克重,转而研究起珠宝器型纹样的文化寓意,并对黄金珠宝类产品的品牌价值、设计价值、工艺价值愈加认可。老庙品牌深谙此道,近年来持续推出的“古韵金”系列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锻造工艺结合,旨在打造兼具收藏价值与佩戴属性的文化金饰。

除了“古韵金”系列,老庙还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设计了不同的产品系列,如为年轻消费者打造的老庙“一串好运”系列便在黄金珠宝的年轻化细分赛道上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一串好运”于2024年12月30日上市全新产品套系,自上市至2025年2月底,销售额已突破1.7亿元(含税)。2024年豫园股份又创立了全新黄金艺术品牌“東家•金造”,携手多名艺术家,把黄金从投资品升维为艺术品,由此切入高端珠宝市场和黄金艺术品收藏市场。

这种转型绝非偶然。
80后、90后、00后们的成长环境伴随着中国消费整体升级、对西方强势文化的祛魅和文化自信的提升,随着他们接续成为社会消费主力,厚积薄发的产业基础+文化红利不断释放,创造了众多趋势性的机会。2024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传统文化与消费升级深度融合",豫园股份的举措恰与政策导向形成共振。
在豫园股份下属的其他产业板块,文化红利同样带来了趋势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豫园股份以“东方生活美学”作为置顶战略,持续打造文旅商融合的创新消费场景。这种"场景即媒介"的模式,也促进了如豫园商城等公司旗下重要文化商业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自2023年起,豫园灯会以“山海奇豫记”为主题,连续三年每年吸引了约400万客流。2025年蛇年灯会期间,豫园商城的GMV达到了9.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文化体验成为了消费提振的重要触点。

当前来看,豫园股份的消费矩阵始终贯穿"东方生活美学"主线。这种战略定力源自对文化红利的深度理解:19个中华老字号构成的IP矩阵,本身就是一座文化“金矿”,从而建立"文化资产-消费场景-产品创新"的价值转化链条。
此外,餐饮板块,松鹤楼与盒马联名的苏式面系列,将传统苏帮面浇头标准化生产,既保留了各类苏式招牌面的时令精髓,又通过冷链物流触达全国市场,让老字号走近更多家庭消费者。美丽健康板块,童涵春堂开发的"涵春再造"药食同源产品,将古老的中医配方精髓与现代人生活习惯结合,年销售额达2200万元;WEI蔚蓝之美开设的文化体验店,让消费者近距离体验东方草本护肤理念。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近年来,健康管理、营养管理、体重管理和颜值管理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这推动了豫园股份在药食同源领域的热度。此外,OMO(线上融合线下)模式,如松鹤楼体验店所展示的沉浸式餐饮文化空间,为食品品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消费市场结构变化中,文化基因成为商业进化的关键。豫园股份通过“东方生活美学”战略,将中华老字号的历史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展示了文化与政策红利的协同效应。
全球化破局,海外消费市场开拓助力文化软实力输出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豫园股份正加速构建"文化赋能+产业出海"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相互促进",为这家植根传统文化的商业集团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坐标,其通过文化IP输出与产业协同布局,正探索一条独特的东方商业全球化路径。
作为文化出海的先锋实践,豫园股份创造性地将非遗灯会转化为国际文化对话载体。继2023年巴黎灯会吸引近20万观众后,2025年初"山海奇豫记"主题灯组点亮越南河内夜空,同期2025泰国豫园灯会签约启动,将于今年夏季在曼谷亮灯,形成横跨东南亚的文化传播矩阵。

这种"文化展示-商业落地"的进阶模式,不仅带动豫园股份旗下诸多品牌向国际市场拓展,更是企业主动推动中国制造与中国文化突破地域限制,在全球化语境下重构价值表达的实践性案例。需要关注的是,海外项目虽平均毛利率较国内增加,但也具有初期投入周期较长、文化与认知差异等难点,考验着出海企业的本地化深耕能力。
而产业协同出海也构筑起立体化布局:餐饮品牌松鹤楼即将在英国伦敦开设海外首店,珠宝品牌老庙免税业务年销破亿,汉辰表业通过Temu平台打开东南亚市场,舍得酒业触达36个国家与地区形成全球销售网络。这种"文化+消费"的矩阵式扩张,既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通道优势,更借助进博会等国际平台获取战略资源。
不仅是“走出去”,豫园股份同步推进"引进来",联合欧洲研究机构发布《东方生活美学指南》,升级豫园商城入境游服务,形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双向驱动。
今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指出,当前发展挑战是"局部的、暂时的",为市场主体注入信心。豫园股份抢抓"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政策窗口期,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商业竞争力。其全球化布局通过建立海外运营体系、整合全球供应链、创新商业模式,正在构建可持续的发展生态。而这种战略转型既符合国家文化出口战略,也契合消费升级背景下全球市场对东方美学的需求增长。
观察人士指出,豫园模式的核心在于用商业思维运营文化资源,用文化叙事赋能产业出海。未来随着RCEP深化实施和文旅复苏,其"灯会外交""美食出海""国潮零售"三维策略或将产生乘数效应。但如何平衡文化的原汁原味与海外市场的消费习惯、如何构建海外供应链、如何提升跨地域与文化的运营能力,仍是值得探究的话题。这家植根上海的消费产业旗舰的破浪之旅,或将为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提供一种的商业模式上的新解法。
对于豫园股份而言,2024年可谓价值沉淀之年。在外部环境风高浪急时,其通过资产优化与组织焕新,为消费主业的长期升维奠定基础。未来,若能在文化IP商业化、全球化等环节实现突破,将成为中国消费企业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经营样本。正如《易经》所言,“豫,顺以动”,在逆周期中顺势而为,方能在估值重构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