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YC 创始人 Paul Graham 最好的一篇文章

2025-04-02 13:00:00

来源:MacTalk

YC 创始人 Paul Graham 最新的博客文章,写得特别好,应该是他这些年来最好的一篇,聊到了一个我觉得到了一定岁数之后,我们一定会触碰到的话题:来这人世间一趟,到底应该做点什么?有的人说,享乐啊,潇洒啊。这有什么好探讨的。

当然不是,纯粹的享乐并不会得到持久的快乐。享乐也是一门学问,并不是你有了钱,有了闲,就真的能一直开开心心一辈子。不会的。人总会在一个困境里,这是我活到现在理解到的人生模式。

格雷厄姆的回答是:人应该试图创造点什么新东西。我很喜欢这个观点,事实上,我一直的人生理念也如此——把创造当成人生主线。Paul Graham 的文章我放到文末了,你感兴趣可以精读。下面是我的总结:

1、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这问题或许听起来很奇怪,像是小孩子喜欢问的宏大问题。

2、我觉得能力允许的话,一个人应该尽量创造美好的事物。我无法证明这是最优选择,但可以解释下自己的逻辑。

3、最能体现人性智慧的方式就是思考。而证明一个人有深刻思考的方式,就是创造好的事物。

4、这种生活态度至少会鼓励我们创造,而非批判。当然,批判性的想法也是有价值的,但终究不如创造更有价值。

5、从西塞罗到孔子,他们都讨论过人活一世应该做些什么。我发现他们的回答高度趋同,大致都认为一个人要有智慧、要勇敢、要诚实、要与人为善。这些品德很重要,但我觉得品德应该为创造新事物服务。

6、你可能会问,怎么才算创造新事物?我也不知道,不敢随便给出定义。我的感觉是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热情,并能阐明其被忽视的价值,那这事就值得全力追寻,你可以为之创造点什么。

7、所以,我的人生准则是:帮助他人,同时,创造好的新事物。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程度来实践这些原则。可能有很多人会完全专注于帮助他人。也会有一些人主要专注于创造新事物。但即使是后者,也应该确保他们创造的新事物不会对人类或世界造成伤害。

我很喜欢创造这个词。什么是创造,简化一点,就是做事。但做事不能准确解释创造。后来我在阅读一篇英文文章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两个英文单词:Build Things,我觉得这个词组充分表达了我的想法。

一个人的时候,我是 I Build Things,有了团队之后是 We Build Things。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程序员、作家、画家、摩托车维修工……那么,你的一生可能就是在 Building Things。

包括创业也是如此,我希望能够尽自己和团队所能,创造一款尽可能对别人有正向帮助的产品,然后我们也可以借此在市场中拿到商业 回报。有点像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说的那样,一个人一辈子,要是能找到有利有趣有意义的事儿,那应该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无论什么境遇下,都让自己处于创造的状态里,创造一篇对别人有用的文章,创造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产品,创造一个对别人有用的观点。主动地去创造,创造才可能获得机会。

经常和孩子说,要有一个偏创造输出型的爱好。旅行、阅读、看演唱会、看电影,这些爱好当然很好,但它们都偏享乐型。享乐型的爱好可以娱乐自己,让自己开心,但遗憾的是,它们很难形成作品,并对别人产生帮助或者影响。

做一件对别人有帮助,有意义的事情非常重要,这能给我们带来难以言说的成就感。并且我也相信,人生的终极幸福感一定是来自于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途径必定是通过创造。做一个产品,开一家公司,运营一个抖音号,写一篇文章,拍一组照片,这都是创造。

之前看过美国精神神经免疫学教授 Steve Cole 的演讲,他说:如果一个人追求低级的享乐,所有的幸福依赖于自身条件。一旦这些人遭遇不幸,他们受到的应激更为剧烈。如果一个人可以把关注的问题超越于个人,例如社会、政治和艺术,那么日常的应激将明显减弱。

创造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人以滋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