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怒怼“老法师”:艺术自由不能侵犯隐私
杨露
有着“街拍的宇宙中心”之称的上海安福路,常年聚集着各类潮人网红、时尚博主,同时在此活跃的还有一群手持“长枪短炮”进行街拍的老年摄影爱好者,他们也被戏称为“老法师”。据新民晚报报道,最近上海一名女教师在安福路上怒怼爷叔偷拍的视频在网上爆火,不少网友纷纷为女教师勇敢行为点赞。
女教师怒怼"老法师"掀起关于街拍边界的全民辩论:在网红街区的光影交错中,长焦镜头与超短裙的碰撞,早已超越了摄影艺术的范畴,演变成一场关乎尊严与权利的困局。
"老法师"们手持专业设备,捕捉穿行而过的裙裾,这种行为在摄影圈被称为"扫街美学"。但当镜头频繁地聚焦于女性胸部与腿部时,艺术创作与视觉侵犯的界限开始模糊。据女教师描述,涉事老伯的相机里存有数十张低角度拍摄的女性照片,其中多张聚焦于裙摆飘起的瞬间。这种以"记录城市人文"为名的拍摄,实则将公共空间异化为视觉狩猎场。
《民法典》第1019条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但事实上,99%的街拍未获明确授权。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偷拍照片流向地下产业链,成为牟利工具。
女教师的愤怒并非孤立事件,在涉事视频评论区,多名女性表示曾在网红街区遭遇类似经历。但维权往往陷入"证据黑洞":公共监控难以捕捉具体拍摄角度,被拍者通常只能要求删除涉及自己的照片,对他人影像无能为力,使得大多数受害者选择沉默。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代际认知鸿沟。年轻一代将身体自主权视为基本人权,而部分老年摄影爱好者仍固守"街头即舞台"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错位成为女教师怒怼"老法师"的具象化。
当女教师挡在镜头前的那个瞬间,她捍卫的不只是某个女孩的裙角,更是数字时代最后的隐私堡垒。街拍文化需要的不是消亡,而是建立在对等尊重基础上的重生。或许某天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摄影师微笑着举起征求意见的提示牌,女孩们自信地摆出想要的pose,快门声与欢笑声和谐共鸣——那才是现代文明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