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获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实至名归!一起看看昭通她俩的事迹~~~

2025-05-06 10:36:00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劳动最光荣
一个个名字
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创造力
其中
来自昭通的她们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表彰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清碧:

服装行业的“技术能手”


图片
张清碧,女,汉族,1975年6月生,群众,初中及以下学历,现任镇雄三晟服饰有限公司车间组组长,她是服装行业有名的“技术能手”。先后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追求知识、提升技能,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张清碧从事服装行业多年,虽然不是知识分子,但她却从未停止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她敏锐捕捉到行业技术迭代升级的趋势,主动学习新型服装生产设备操作,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机械的维护保养知识。厂里引进一批新型智能缝纫机,工人操作上手困难,生产进度一度受阻,从未接受正规专业培训的张清碧主动请缨,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积攒的知识和经验埋头研究,最终掌握操作要领,并组织全组工人开展培训。在她的推动下,小组的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了30%,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她将精益求精的生产理念引入车间日常运作,优化生产流程,从面料入库检验、排版裁剪,到缝制加工、后期整理包装,每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并张贴在显眼位置,方便组员随时对照执行,有效保障了生产质量与效率 。她还引入5S现场管理法,要求车间物料摆放整齐、设备定期清洁保养、工作环境整洁有序。过去,车间裁剪废料堆积,既占用空间又造成浪费,张清碧通过合理规划裁剪区域,设立废料回收流程,使废料利用率提高了20%,车间空间也得到合理利用,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图片

无私奉献铸就品牌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张清碧经常收看《新闻联播》,她深知质量是服装厂的生命线。她常说:“我们手中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客户对工厂的信任。”张清碧对品质的追求近乎严苛。从新款校服设计的构思,精挑细选每一匹进料布料;从袖口细密缝线,到包装边角的精准折叠,事事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定追溯源头,彻底整改。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换来了师生和家长对校服的一致好评。近年来,三晟服饰声名远扬,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销售版图不断拓展,从本地校园辐射到邻市县,甚至吸引了许多外省订单,过硬产品品质和良好的口碑源于张清碧和同事们的默默耕耘。

攻坚克难冲峰在前。服装厂的生产任务常常因市场需求波动而变化,紧急订单更是家常便饭。每当这时,张清碧总是带领团队冲在前面。2024年11月,厂里接到一批冬季校服的订单,要求在两周内交货,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张清碧迅速召开小组动员会,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安排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转。她连续数日坚守车间,与组员们并肩作战——困了就在车间角落打个盹,饿了就简单吃几口盒饭。在她的带动下,团队克服了疲劳、原材料供应紧张等重重困难,最终按时完成订单交付。

以人为本关心同事。在人员管理上,张清碧善于挖掘员工潜力,根据组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速度合理分配任务,实现人尽其才。她定期组织技能竞赛,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在小组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举措,小组的人均产值逐年攀升。在紧张忙碌的生产工作之余,张清碧还十分关心组员的生活。她注意到车间工作强度大,员工容易疲劳,便向厂里申请购置了舒适的座椅和饮水机等设备,改善工作环境;了解到有员工因家庭困难而情绪低落,她主动伸出援手,帮忙联系厂里预支工资,还时常找员工谈心,疏导心理压力。

图片

帮助弱势群体成就他人价值。在三晟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活跃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员工——她们虽身有残疾,却在组长张清碧的悉心关怀与带领下,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张清碧深知,残疾工人身体状况各异,为她们找到合适的岗位是首要任务。张清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善良与担当。为使残疾工人工作更加便利,每次开工前,张清碧都会提前将分配给她们的货物抱到平车旁,让这些腿脚不便的工友彻底免去来回奔波搬运重物之苦。张清碧不仅关注当下,更致力于为残疾工人的长远发展谋划。她鼓励残疾工人参加企业内部培训课程,提升职业技能。这些残疾工人在岗位上充分发光发热,成为企业重要的力量,而这一切,都源于张清碧用爱与责任构建的温暖保障体系。她组织员工将一些生产过程中稍有瑕疵但不影响穿着的样衣、库存服装定期收集整理,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让这些衣物物尽其用,传递温暖。在她的带动下,整个车间洋溢着爱心氛围,工人们积极加入到这个温暖的行动中,大家团结协作,在全力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主动回馈社会。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创造。张清碧多年来坚守岗位,用汗水浇灌梦想。她带领的车间小组如同服装厂的强劲引擎,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行。未来,她将继续奋勇前行,续创佳绩,为服装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展现“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风采。


撒海燕:

坚守一线的“操机快手”


图片
撒海燕,女,回族,1987年7月生,中共党员,初中及以下学历,云南理世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中心生产一部一班班长、助理工程师,先后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图片

坚守一线劳动,争创一流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撒海燕2007年进入理世集团后,从装箱岗做起,经历挑选岗、包装岗等岗位,从工段长做起,最终成长为生产班长,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从零开始成长为推动产量提高的技术骨干。近年来,为提升业务能力,撒海燕先后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叉车培训等专业培训,目前,在装箱、封箱、修拣、挑选、配料、包装、油炸等生产环节中,她都是公认的“装箱能手”和“设备操机能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一流的业绩。

立足创新驱动,争当技术能手。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撒海燕也在持续成长,逐渐成为一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2017年集团扩建升级项目、2022年集团年产3000吨薯类休闲食品深加工新建项目以及2024年噜咪啦年产4000吨复合薯片深加工新建项目中,撒海燕积极参与鲜切油炸马铃薯片生产线、膨化线、复合薯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并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制定了膨化休闲食品生产线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推动生产工艺规范化。凭借对油炸机、包装机的深入了解,撒海燕大胆向公司提出“油改气”和包装膜由PE40改为PE28的技术革新建议,并得到公司采纳,实施技术革新后,“油改气”项目每年为集团节约100万元,包装膜改型项目节约成本80万元,她因此成为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手。

图片
坚持匠心育才,激励班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撒海燕始终坚信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每当新工友遇到操作不熟练、不熟悉生产流程等问题时,她都会从基础操作到复杂工艺,逐一进行细致讲解和示范。她全力帮助同事成长,面对班组中职工学历普遍偏低、专业技能欠缺、学习主动性不足等现状,她主动担任内训讲师,编制详细培训计划,经过长期系统的培训班组成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机能力均有显著提升,在班组技能竞赛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员工。为激励一线生产员工“争做模范、争当先锋”,撒海燕率先在车间实施“流动红旗”评比制度,动员车间员工报考学历提升、申报职称评定,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在这一制度带动下,车间员工的团队凝聚力、整体素质和工作热情均大幅提高。
严抓质量规范,筑牢安全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不仅事关人民福祉,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食品生产线的直接的负责人,她始终牢记质量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这一理念,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和生产管理规范,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做到立查立改。通过严格管理,连续12年保持质量安全“零事故”的良好记录。2020年—2021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她所在的鲜切薯片车间荣获优胜班组称号。2020年3月疫情爆发后,在公司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她一个多月驻守公司,带领班组人员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创下了607吨的历史新高,生产中心因此也获得了公司“稳产促销”先进奖。正是在以撒海燕为代表的“螺丝钉”精神引领下,在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2024年全年实现总产值4亿多元,成为云南乃至全国“以小土豆撬动大产业”的标杆企业,并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称号。
图片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和谐家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鲁甸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车间的职工由汉族、回族、畲族、傣族等多民族组成,作为生产一线的班长,撒海燕深知自己肩负着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的重任。她充分利用班前会、班组活动等机会,向员工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知识,引导员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不同民族的员工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是集团的优秀传统,2024年9月,集团董事长李斌(回族)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心系同事,甘于奉献。工会是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她不仅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出众,还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作为工会副主席兼女工委主任,每当外地员工入职,她总是主动帮助他们熟悉环境;无论是员工家属生病还是孩子考上大学,她都了然于心。疫情期间,她率先垂范,及时为员工发放生活必需品……员工们有困难都会想到她。撒海燕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美德的榜样力量,为公司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贡献了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撒海燕始终保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凭借突出表现,多次获评企业“最忠诚员工”及“优秀基层管理者”荣誉称号。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在理世集团工作的十八年中,撒海燕以持续的拼搏诠释着奋进的精神,更在坚守初心中实现自我蜕变。作为民营企业一线工人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代表,她常说:“这个奋斗的时代激励着我不断进步,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一份力量”。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忠华 昭通工会

终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马思 编辑/何淑倩格
投稿/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昭通”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