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技术突围到产业领跑:经开区跑出创新“加速度”

2025-05-08 16:02:00

在西安经开区陕汽总装车间,每6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重卡驶下智能化生产线。这个看似简单的生产节拍背后,隐藏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当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将迸发出令人惊叹的乘数效应。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经开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引领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构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全链条生态,走出一条从技术“跟跑”到产业“领跑”的跃升之路。

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产业竞争力

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西安经开区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推动企业从技术跟随向自主创新转变。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成功研制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强基号”的主驱动电机,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更将电机功率密度提升8%,解决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这一突破的背后,是中车永济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能力,依托深耕盾构领域所积累的核心技术和平台优势,借助仿真技术优化设计,最终实现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在新能源领域,隆基绿能参与编写的《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首次系统阐述了“单结硅太阳能电池终极形态”的技术路径。

隆基绿能通过激光图形化、湿法工艺优化等重大技术突破,大幅降低BC电池生产成本。《白皮书》的发布,以权威数据和技术解析,为行业提供了BC产业化的科学指引,推动光伏产业向更高效率、更低度电成本迈进,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光伏市场的领先地位。

作为光伏市场的先行者,隆基绿能以“高效电池+智慧能源”的新模式引领行业发展。二十余年间,已经逐步从专注研发单晶硅片,升级成为了提供光伏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其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经开区在技术孵化和政策扶持上的精准赋能。

产业创新:链式发展+数智赋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决定性前提和关键性支撑,而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落脚点。事实上,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经开区通过“链主”企业引领和产业集群培育,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陕汽控股是经开区产业创新的典型代表。作为重卡产业链“链主”企业,陕汽不仅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重卡的智能化生产,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2024年一季度,其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46%,纯电动牵引车销量同比增幅达268%,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经开区搭建创新平台、优化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在智能网联、电动化等关键技术上的持续突破。

与此同时,经开区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陕汽的“黑灯工厂”里,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物流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深度融合,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类似的数智化变革正在全区铺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陕汽重卡的“6分钟奇迹”到中车永济研制盾构机填补国内空白,到隆基绿能的“单结硅终极形态”的新模式,经开区以科技创新为笔、以产业创新为墨,正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

在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中,经开区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优化政策环境,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方面,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从“跟跑”到“领跑”,经开区以“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创新攀升”的发展模式,突破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达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最终填补国内产业空白。下一步,经开区将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实现从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链升级,聚焦“双链”融合,培育更多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西安经开区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