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夏藏着什么文化密码?中外学子把课堂“搬”进田园

2025-05-18 20:42:00

农历立夏时节,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5月17日,正值中国传统农历立夏节气的第13天,“万里中国”主题外宣活动老外的田园诗(班)会活动在此举行,来自邱少云小学的师生和重庆邮电大学的留学生们将课堂搬到这里,在田坎边开展立夏乡间班会、立夏田园诗会等活动,通过沉浸式节气课堂架起文化互鉴的桥梁。

课堂搬进了乡村

中外学生共听立夏乡间班会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古色古香的铜心小院,院坝上比平日热闹,一场跨文化的立夏乡间班会在此展开。

现场,来自俄罗斯、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地的重庆邮电大学留学生与邱少云小学的学生们坐在一起,在二十四节气主题展板前,聆听立夏习俗讲解。

“孩子们,你们心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你知道立夏有怎样的习俗吗?”班会上,老师的提问,瞬间抓住现场中外学子的心。“夏天是蜻蜓立在荷花尖的季节!”“夏天是荷花满池的季节!”“要做艾草包!”“要吃立夏蛋!”孩子们用童言童语描绘对节气的认知,留学生们也仔细聆听。

互动环节,课堂上开展了一场斗蛋游戏,几组学生轮番上阵感受童趣和特色民俗活动。“除了斗蛋,喝立夏茶、吃五色米饭等等习俗,都是对夏日生活平静、安乐的美好愿望。”在老师的讲解中,现场学生们也深入感受到立夏的魅力。共上一堂关于立夏节气的课程后,小学生们还特地给留学生们送上了礼物。

“小朋友们很可爱,今天这堂课也是深入地了解了立夏节气。”来自俄罗斯的重庆邮电大学留学生江楠说道。

中外学子共吟古诗

学习千年传统节气文化

主题班会结束后,一场立夏田园诗会继续上演,中外学生共聚田园中,感受文人墨客在立夏节气下的诗情画意。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这首《立夏四月节》便是唐朝词人在立夏时节写下的诗词。”现场,邱少云小学的欧老师吟诵了这首词,娓娓道来立夏的奥秘。

欧老师随后分享了这首诗的故事,“这首诗是春夏交替之际,乐律中对应农历四月,也就是立夏节气的‘仲吕’发出的声音开启了盛夏的序幕,诗人远望云雾缭绕的山峰,夏天的雨缓缓而至,滋润着万物。”欧老师以诗为媒,将节气物候化作生动图景。

当“仲吕启朱明”的古韵与不同语言的跟读声交织,千年前的农耕智慧在异国学子心中萌发新芽。

“实景教学让节气知识跳出课本,在跨文化对话中生根。”邱老师表示,这次活动既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也从互动活动中锻炼学生们的生活能力、交际能力、感知能力。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