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为空号,随时可能猝死!浙大四院医警联动全城寻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金南星
“你父亲刚在我们医院做检查,心肌损伤指标已到危急值,怀疑是心肌梗死。赶紧通知他回医院,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你是不是诈骗电话,怎么证明你是医生?”
……
7月18日上午,在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在义乌经商的邹先生复盘前几天的经历,远在温州老家的儿子接二连三接到民警和医院医生电话,误以为是诈骗的“桥段”。
“玩笑”之余,更多的是庆幸,“幸好浙四的医生和义乌的民警认真负责,不然晚上我心梗发作的话,可能人都就没了!”

医院供图
患者留下空号后消失
医警联动全城寻人
事发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邹先生因为胸闷气喘,来到浙大四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
“前一天我已经感觉胸有点闷,第二天早上起来,觉得气管好几次顶到喉咙口,当时就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接诊医生钱诗情一听“胸闷了两天”,脑中立即绷紧了一根弦,首先排查患者有无心梗的可能。
邹先生做完心电图和血检后,已是下午5点多了。“我想着等检查结果出来,医生下班了,就打算第二天再拿报告。”于是,做完检查,他便离开了医院。
哪想到,检查结果一出来,邹先生的高敏肌钙蛋白T值高达1.15ng/ml,而正常值的参考范围为0~0.014ng/ml,严重超标,加上他的心电图显示前壁、侧壁ST段压低,“高度怀疑患者有心梗的可能。”检查结果一出来,浙大四院检验科医师立即启动“危急值警报流程”,电话提醒接诊医生关注指标异常,同步进行电脑系统“危急值”弹窗警报。
据悉,根据该院相关制度,医生要在15分钟内对出现危急值的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置。钱诗情立即给患者打电话,但其预留的手机号码竟然是个空号。
“患者随时可能在院外发生猝死,生死攸关,要用最快速度找到他!”
当天值班的浙大四院医务部副主任朱晓姹接到医生报告后,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利用医院监控系统搜寻患者位置,“结果发现他早已离开医院。多次联系无果后,马上联系福田派出所说明紧急情况,请公安出动,一起全城找人。”
“院领导也强调,千方百计一定要找到人。”寻人过程,朱晓姹历历在目,“我们打了无数次电话,一直在跟踪寻人进展。庆幸的是,最后民警联系上患者的儿子。当晚9点24分,邹先生终于回到医院。”回到浙大四院急诊作进一步检查后,医生告知,诊断结果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要立即开展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血管95%以上被堵住
及时手术成功挽救生命
“心脏造影检查提示,患者左冠血管狭窄值达95%以上,要立即疏通堵塞的血管,植入支架。”
面对手术建议,邹先生起初还有些犹豫,想拖着等回到老家再做手术。“问了温州的医生朋友,他们都说,这家医院完全可以放心,让我马上做手术。”当晚10时许,邹先生就被推进手术室,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医生说,明后天就能出院了,真的很感谢医生和民警救了我的命!体会了一把生死时速的感觉!”
据悉,邹先生今年55岁,和妻子在义乌经商十多年,有高血压史,长期抽烟、熬夜。“劫后余生”的邹先生躺在病床上,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平时自己感觉身体挺好的,没想到一出问题就这么严重,以后真的要改改不良的生活习惯。”
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冯超表示,“急性心肌梗死异常凶险,猝死有可能就发生在一瞬间。”正因如此,他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出现长时间胸闷,尤其是高血压等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
其实,邹先生能得到及时救治,离不开浙大四院完善的核心制度和应急事件处置流程。
浙大四院医务部主任叶寄星介绍,所谓“危急值”,是指当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尽最大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无论是住院病人,还是门急诊病人,甚至是来院健康体检的市民,只要检查值出现异常,都能得到临床医生的及时科学干预。
“像邹先生这样,有时留下的手机号有偏差,有时可能因为信号有问题或者号码过期等原因,找不到人。”复盘这起事件,叶寄星表示,“这给我们医院提了个醒,下一步要完善机制,考虑增设患者的紧急联系人,万一有问题,可以多一重保险,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对患者来说,很多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