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出台28项政策措施提振消费 打造具有“滇味”特色的消费新图景
记者从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8个方面提出28项政策措施,全方位提振消费市场,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路径。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后,云南迅速响应,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专门部署相关工作,要求把提振消费摆在突出位置。
数据显示,云南消费市场活力正加速释放。2025年1 - 2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3%,较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带动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1.0%、60.0%、47.5%。春节前后旅游市场火爆,全国两会期间“旅居云南”成为热门话题,今年1至3月,全省接待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2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0%;旅居人数达228.81万人,同比增长56.9%;接待入境游客186.99万人次。
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聚焦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培育等核心领域。在居民增收促进行动中,通过稳就业促创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措施,增强群众消费底气;消费能力保障行动涵盖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让居民“敢消费”;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培育行动则充分挖掘云南特色,升级“旅居云南”消费、扩大入境消费、激活赛演消费等7项举措,打造“乐消费”新场景;大宗消费扩容行动加力以旧换新、扩大住房消费,实现促消费与惠民生的有机统一。此外,还包括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改善、限制措施清理优化等行动,并强化投资、场景、政策、金融、开放等多维度赋能支持。
《实施方案》呈现四大鲜明特点。一是强化“需求侧”发力,改变以往多从供给侧施策的模式,通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完善工资增长机制、丰富理财产品等,直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注重“暖民心”,在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上做“加法”,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培育技能人才;在育儿优教等生活支出上做“减法”,落实育儿补贴、实施惠民工程,同时优化消费环境,消除群众消费顾虑;三是体现“云南味”,依托云南气候、区位、文化优势,深度拓展旅居、入境、赛演等特色消费领域,如推出“旅居云南”优惠套餐,用好用活免签政策,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端医养高地,拓展特色冰雪消费;四是突出“赋动能”,整合多方政策资源协同发力,金融赋能方面,通过线上服务专区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截至4月14日,已走访企业104.94万户,授信15.62万户次,授信金额1213.6亿元,累计贷款986.6亿元;投资赋能上,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消费领域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冀铮表示,《实施方案》是综合性牵头文件,后续相关部门将细化具体领域措施。下一步,云南将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在促进消费扩量、提质、升级的同时,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让消费活力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与民生幸福新温度。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